当前位置 :
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 更新时间:2024-04-27 03:15:12

不過,我自己的體會還是很淺,只能說個大概。從《閱微草堂筆記》中,明白了幾個道理:首先,因緣果報極是細微,一飲一啄,一針一線,上公車能坐到哪一個位子,往超級市場能買到便宜的貨色,考試拿到滿分,這些結果的呈現,隱隱中,都有其前因而決定之。因緣果報與六道輪迴,就像連鎖反應一樣,只要第一個單位起了作用,其他的關聯是自然而然跟著起反應。假如能以原子、電子的現象看三世,那麼,盡虛空、遍法界是一個大的連鎖反應圈。只要是一粒原子、電子動了,其他的必然相繼起反應。無數的原子、電子起了反應,再引發無數的連鎖反應,用我們的空間時間的觀念往解釋,便是十方三世的形成、存在,改變和消滅,也就是所謂的成住壞空了。我們過往現在未來的一舉一動,一言一行,喜怒哀樂,飲食男女,就是這種連鎖不斷的現象,我們肉體的成長和外在環境的變遷,也都是這種極細微極細微的連續現象。 最可悲的就是這種輪轉不息的性質,因為不管現象是如何的幻變不定,性質永遠相同,都是不由自主,任由這種气力(業力)擺佈當中的差異,只是我們行善作惡所引發的不同現象而已。打個勉強的比喻:養在魚缸裡的魚,可能只為了吃和交配的生存問題而煩惱,但是做為人類的我們,卻會為牠們只有窄小的生活空間和失往自主能力而感到嘆惜。我們生活在業因果報的相續相當中,只會為金錢和愛情等等而煩惱,佛菩薩卻為我們不能自主隨業流轉而嘆息。我們這種身在苦中不知苦的無知和痛苦,才是修行的第一障礙。這種不自知的情形,說穿了,也就是不知道宇宙人生的***。***到底是怎麼一個樣子?自認為是真實不虛的,偏偏滄海桑田;明明歷歷在目,卻是海市蜃樓。在不知道***以前,我們只能夠隨業流轉。所以,輪迴的可怕,不在生於那一道,而是那種無量劫無量劫的飄泊,在茫茫業海中茫然的流浪,作一個無可奈何的、可憐的過客。 此外,我另一個感受深刻的層次是行善作惡的準則。簡單來說,真正了解到因緣果報道理的人,他的心必然是一個惡念都不起的。我們一般都知道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的道理,但壞念頭卻不能止住,那是對因果報應的道理還沒有完全明白和體會所致,即相信的程度未達一百分之一百之故。蓋一個念頭就是一個能推動連鎖反應的气力,本身是下一個反應的因,又同時是把兩個反應串連在一起的緣。所以,無量劫的因已經種下,果分分秒秒在償,不能避免,只待時機成熟而已。唯一的方法是把造成這一切事理的條件和負責串連工作的緣拿掉,使心裡一絲不掛,萬念俱灰!再看看因緣的複雜情況,果報的形成往往又是出乎人意料之外,不可思議,回頭看才知道,太遲了。(這一點《閱微草堂筆記》可以說已發揮得淋漓盡致了)。若能從此點出發,則不管惡念、善念皆可止之,不須強克。所以,只要深信因果,那怕是學愚夫愚婦,因害怕而不敢起妄念,亦有無量功德。若能真正明白因果的***,即能契合彌陀大願,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! 在《閱微草堂筆記》裡,另一個令我動容的地方是對孝道的肯定與提倡。那種無我和至誠,決非筆墨所能形容!那種能驚天地泣鬼神的气力,不就是專注與至善發揮到了極處的表現嗎!孝裡面沒有分別計較,沒有對錯,現在聽起來像天方夜談,沒想到,距離紀曉嵐只有二、三百年的時間,會有那麼大的差距,再想想以後,不知道孝道會不會變成只是教科書裡的一段內容。為什麼二、三百年前的人能夠做到,現代的卻不能?難怪凈空師父說他歷年來只看過十幾個孝順兒女,信焉! 再者,從《閱微草堂筆記》中,體會到心懺和行動配合的重要。心懺不難明白,但不轻易做到,因為要以知錯做為大前題。能知錯又需聪明與勇氣,用聪明往判斷,勇氣往承擔。一般學佛人根據經典的指引,應該是可以判斷日常事理的對錯,卻沒有勇氣往承擔,不是因為面子問題,不願面對;便是鬥爭堅固,不願服輸。這是普遍的情況,批評別人時都可以一針見血的指出其執著處,面對自己的時候,卻是諸般道理,辯才無礙。所以,心懺是既轻易又艱難。佛法是心法,因為一切唯心造,一切因緣以心地作實。又,到最近才了解到行動的重要性,我把它看作測試儀。基於我們经常自欺欺人,看經聽經,對佛法依然是一知半解,自以為是,把僅知的一鱗半爪認作不變的真理,以為自己對佛法和自身都了解,結果造成偏執。有些毛病,覺得改了,太認真固執的態度,以為看破了,放下了,豈知道只是一種假相。採取行動就是測試這種情形有效的指針,是真的看破、放下了?還是假的看破、放下了?是真的改過了?還是假的改過了?一試便知曉。放下了的心地是光明正大的,是平靜舒坦的;看破了的人是逍遙安闲的。再打一個勉強的譬喻:我們假如是決定吃長素,首要明瞭吃素的原因,假如心有貪著,吃素與吃肉等同。然而,道理是明白了,但明白和深信的程度到底有多深进,則如人飲水,心里有数。只要自己試一試,看看念頭的波動起伏就知道功夫到哪裡。在起心動念處,為人處事間,以看破、放下的準則,來堪驗自己的行為,才是真實修行。所以,要修正自己的思想行為,得包括觀念和行動,缺一不可。要能淨定安樂,就要從改變觀念配合行動进手;要清淨同等覺,更不可離開深信因果,因為對因果了解到極處,便是空有不二,真假同時。 [《阅微草堂笔记》读后感]

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
查询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不够精彩?
精品分类
查询网(ip1138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查询网 ip1138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3号-3